![]() |
![]() HOME > 最新消息
2022-01-15 2022年1月TABA精選文章回顧摘要-處理完整度對於介入有效性的影響
2022年1月TABA精選文章回顧摘要 《處理完整度對於介入有效性的影響》 2022.1.15發送 有關完整度方面的研究中, 最值得應用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注意的課題是處理完整度(treatment integrity)和介入有效性之間的關係, 因為自然情境和缺乏行為分析訓練的執行者這兩項因素很可能損及處理完整度。應用行為分析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以下稱為JABA) 2012年夏季刊(第53卷)發表了一篇研究回顧文章,名為《處理完整度對於介入有效性的影響》 (IMPACT OF TREATMENT INTEGRITY ON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作者是MITCH J. FRYLING THE CHICAGO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和 MICHELE D. WALLACE AND JORDAN N. YASSINE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在此推薦給讀者閱讀。
這篇回顧舉例了2006至2011年有關處理完整度對介入有效性的若干評量研究, 其研究方法從描述型分析, 到操縱與比較多種水平的完整度和介入有效性的相關性。作者評論這些文獻對於這方面未來研究與發展的意義, 最後根據這些文獻回顧而提供建議。
作者回顧的描述分析案例包括Arkoosh et al. (2007) – 五對孩童-家長在家中執行介入的有效性, 介入包裹有區別性強化和撤除強化等等。其中兩名進步程度最低的孩童, 其家長的處理完整度是相對較差的。DiGennaro et al. (2007) – 四組特教老師在教室執行處理時, 完整度提高和問題行為降低之間有相關關係。以實驗分析來研究處理完整度和介入效果的回顧案例, 有 Wilder, Atwell, and Wine (2006) 對兩名典型發育兒童使用三步驟提示來教導順從; Stephenson and Hanley (2010) 對四名學齡前兒童教導順從, 也是操控不同水平的處理完整度, 在介入初始期間的高完整度和介入效果之間的關聯上, 研究者提出詳細的陳述。作者也回顧St. Peter Pipkin, Vollmer, and Sloman (2010), 和DiGennaro Reed, Reed, Baez, and Maguire (2011) 等研究, 來凸顯處理完整度中重要的兩個考慮點: 遺漏錯誤 (errors of omission) 和操作錯誤 (errors of commission), 表示多數有關處理完整度的研究強調前者, 其實後者也同樣重要。
在未來研究方面, 回顧指出「不同水平的完整度缺失(integrity failure)」 、「各種類型的完整度缺失」可能對介入結果有各別獨特的影響。另外, 研究者也有必要檢視不同情境脈絡之下的各種行為介入程序, 比方非後效關聯強化、高機率指令順序、區別性強化其他行為、反應代價等等, 它們對不同的完整度缺失可能具有不同的敏感度, 從而在某些條件下對於介入有效性的影響程度不一。 此外, 作者提出強化歷史也是一個因素, 會影響完整度缺失的高低和介入效果之間的相關性。 聲明一:BACB自2014年起提供認證人士某些專業期刊的免費閱讀資源,JABA為期刊之一,建議您自行瀏覽。 聲明二:TABA向讀者推薦應用行為分析的相關文獻,純粹出於教育推廣目的,與BACB或其刊出文章和作者之間沒有利益關係。 [ 回上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