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HOME > 台灣ABA期刊
2009-05-04 小達媽媽分享
小達初診斷時約2歲,沒有口語,聽不懂指令,許多先備能力都沒有。幸好當時澐媽( 還記得那時小達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要我們抱他。 上課後才知道,因為他根本不懂我們要他做什麼,而且發音對當時的他實在太困難了。澐媽就教我先從最簡單的”GIVE ME FIVE”開始,並馬上帶著他的手與我互拍,拍到就抱他並稱讚他。幾次成功的經驗之後,他就理解了我的意思,也開始有模仿的意願。教到第5天,小達就會發”抱”的音,也會模仿疊積木了!漸漸的,他的音越發越多,動作模仿的也越來越好了,也開始聽的懂我們給的指令是什麼意思了。 學了ABA後,我就列下目標,開始逐步的教他。列出他所有喜歡的食物,玩具來當增強物,走到那就不斷的指著東西幫他命名,常常稱讚他。 而我今天出來分享,不是在替ABA打廣告,而是想要凸顯「台灣應用行為分析協會」存在的必要性,有很多像我們一樣的家長,是很無助的,如果不是遇到協會我們現今還是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將此經驗作分享。 [ 回上頁 ]
|
![]() |